“洛寧精神”表述語征集和提煉活動中獎結果公布
為進一步凝聚全縣人民加快建設“實力洛寧”的精氣神,去年以來,我縣深入開展了“洛寧精神”表述語征集和提煉活動,通過社會征集、部門座談、專家論證等多種途徑,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共征集“洛寧精神”表述語1200余條。經過層層篩選、總結歸納和精確提煉,確定新時期的“洛寧精神”是:忠厚勤正、創新共贏。
以“忠厚勤正、創新共贏”為主要內容的“洛寧精神”,既體現了洛寧人民精神風貌的歷史傳承,又賦予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凝聚了全縣人民的智慧,是全縣人民建設“實力洛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武器,更是“十三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精神立縣”的重要支撐。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新的目標,為大力宣傳弘揚“洛寧精神”,強力推動洛寧經濟跨越轉型、實現“實力洛寧”新提升。
“洛寧精神”內涵解讀
在全縣廣泛征集提煉“洛寧精神”的過程中,對以“忠厚勤正、創新共贏”為主要內容的“洛寧精神”表述語進行了較為準確的定位和詳細闡釋:
“忠”即忠誠、忠厚、忠貞、忠實,是“洛寧精神”的重要特質。忠,被視為天下大公之道、為政之本和修身之要,是忠于職守、忠誠履職和忠心愛民的具體體現。古往今來,許多洛寧優秀兒女舍生取義,報效祖國,成為履行忠誠使命的倡導者、追求者和踐行者。洛寧人民崇德向善、明禮知恥的優良傳統,培育了他們忠實厚道、盡心盡責的內在優秀品質。
“厚”即深厚、寬厚、厚德、厚重,是“洛寧精神”的傳統基因。洛寧是中華民族最早活動的地區和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留下了“洛神”、“伶倫制律”、“孟宗哭筍”等許多美妙的傳說,孕育產生了洛出書處、倉頡造字、大禹洪范九疇等中華文化的發軔之典,反映了洛寧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博的人文精神。洛河是黃河的重要支流,也是河洛文化的母親河,其積淀厚重的歷史文化和開放包容的洛河性格,滋養和哺育了洛水兩岸人民的優秀品格。
“勤”即勤勞、勤奮、勤勉、勤儉,是“洛寧精神”的基本內涵。無論大禹鑿山導洛入河“三過家門而不入”,還是洛寧人民堅定信心,在勤勞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不懈怠、不氣餒、不妥協,都論證了“業精于勤”的道理。勤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基因,已深深地嵌入了洛寧人民生生不息的血脈之中,成為洛寧人民的內在素養。近年來,洛寧人民秉承先輩的奮斗精神,不斷開拓進取,相繼獲得了“全國造林綠化模范縣”、“全國經濟林產業示范縣”、“中國生態旅游大縣”、“國家無公害水果基地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等稱號,書寫了以勤創業、以勤立業的輝煌篇章。
“正”即剛正、正直、正氣、正派,是“洛寧精神”的固有本色。洛寧是綠竹之鄉,千百年來,竹子既有梅花凌霜傲雪的鐵骨,又有蘭花翠色長存的高潔。它的“勁節”,代表不屈的氣節;它的“虛空”,代表謙遜的胸懷。它的虛心勁節、樸實無華的品格形象,令人贊賞。綠竹精神,正是洛寧人民剛正不阿、不求虛名、堅韌不屈、勇于進取精神的真實寫照,成為洛寧人民的文化信仰和價值追求,體現了竹鄉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高風亮節的品格。
“創新”即開拓、創造、進取、爭先,是“洛寧精神”的時代特征。洛寧是中華文明發祥地,自古就有“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元素,大禹治水、倉頡造字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敢為人先的創舉,他們的創造精神和不朽偉業,體現著洛寧人民開放的思想和創新的意識,也展示了洛寧人民勇創一流的實干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同時,正是創新文化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才使洛寧人民敢于探索客觀規律,敢于領風氣之先,敢于立潮流之前,不斷開闊視野,提升境界,引領時代。
“共贏”即包容、開放、合作、共享,是“洛寧精神”的價值取向。只有追求共贏,才會產生團結進取的勇氣和動力,特別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一體化發展的今天,更需要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肮糙A”已成為洛寧精神極富生命力、極強競爭力、極具鮮活力的精神元素。在我們“實力洛寧”建設中,更需要發揚志存高遠、只爭朝夕、敢為人先、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的奮發有為精神,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補、共同發展,不斷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競爭力,獲取更強大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