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寧縣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應急預案的通知
洛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寧縣重大外
來林業有害生物
應急預案的通知
寧政辦〔2011〕48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洛寧縣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應急預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洛寧縣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及依據
為有效保護我縣森林資源,防止林業危險性病蟲和有害生物傳播,促進我縣經濟、生態、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植物檢疫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林業有害生物是指病、蟲、鼠、雜草等對森林、林木、林木種苗、木材、竹材和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的其它森林植物的危害或由省外、周邊地區境外傳入我縣境內并發生嚴重性、爆發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時;災害發生涉及或跨越毗鄰鄉(鎮)、縣行政界線時;災害發生在大片人工林、飛播林、經濟林、天然林和國有林時;對林業有害生物的防范和除治。其中包括:
1.林業有害生物直接危及人類健康的;
2.從國(境)外新傳入林業有害生物的;
3.新發生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的。
(三)工作原則
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防治方針,對發現的有害生物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除治,堅持快速反應、緊急處置的原則。堅持屬地管理,以發生地政府為主;實行“誰主管、誰防治、誰負責”的責任制度。
(四)事件分級
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將我縣的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等級劃分為特大災害(I 級)、重大災害(Ⅱ級)、一般性災害(Ⅲ級),依次用紅色警報、橙色警報和藍色警報。
Ⅰ級特大災害:發生林業有害生物中的重度危害,葉部受害面積在15000畝、枝干受害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或者一個鄉(鎮)內連片成災面積在1000畝以上;或者確認為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或森林植物檢疫對象的為特大災害。
Ⅱ級重大災害:發生林業有害生物中的重度危害,葉部受害面積在5000-15000畝、枝干受害面積在500-1000畝的;或者一個鄉(鎮)內連片成災面積在300-500畝;發生疑似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的為重大災害。
Ⅲ級一般性災害:未達到重大災害標準的為一般性災害。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
設立洛寧縣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應急指揮部,負責領導、組織、指揮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并實行各鄉(鎮)政府、縣級相關部門主要領導負責制。
(一)應急指揮部體系
指揮長:縣政府主管林業副縣長
成 員:縣政府辦、林業、財政、交通、公安、氣象等部門和各鄉(鎮)政府負責人
(二)指揮部及成員職責
指揮部:是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工作的領導機構,負責森防應急管理、處置工作及全局指揮。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縣林業局,負責日常具體工作。
縣林業局:負責貫徹國家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方針、政策,監督檢查《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的實施;并對全縣林區林業有害生物進行監測和預警;制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案,組織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培訓,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科學防治水平;負責有關病蟲害防治藥品、藥械的儲備、調配和管理;按規定及時將我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測報、檢疫情況上報應急指揮部;管理各鄉(鎮)和國有林場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點測報員,組織開展有害生物危害調查,收集、處理有害生物信息,掌握病蟲動態,準確及時作出預測預報,擬定和修改有害生物防治方案,根據領導小組的部署組織林業有害生物除治救災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應急期間所需物資的采購及經費保障工作。
縣交通運輸局:負責應急期間人員、物資的運輸及通往發災區道路的暢通工作。
縣公安局:負責應急期間發災區治安秩序和林區警戒工作。
縣氣象局:負責應急期間發災區氣象預報預測工作。
各鄉(鎮)政府:配合應急期間各成員部門的各項工作。
(三)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認定
1.引起人類疾病、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事件由省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確認;
2.屬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首次在縣域范圍內發生的外來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的,應當經過國家林業局或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確認;
3.林業非檢疫性有害生物造成重、特大災害的,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確認。
三、監測預警
(一)監測預測
根據我縣的森林資源分布,在全縣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網絡和應急指揮信息系統??h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和防治減災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縣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國有林場的作用,加強各級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的監測預警專業隊伍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二)災情報告
1.報告程序:縣林業主管部門所屬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為林業有害生物事件監測實施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工作。發現病死樹和其它異?,F象,要及時調查、取樣,專人管護發生現場,適時監控。對所發現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組織鑒定。無法確認和鑒定的要逐級上報,經過批準及時向有關部門和相關單位發布災情預報。
2.報告時限:有關單位及個人發現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事件或疑似情況時,應立即向所在地的政府林業部門報告。所在地政府林業部門核實后應在2個工作日內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并逐級報送至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未經林業主管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情況。
(三)預案發布
本預案適用于在我縣境內發生的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事件的應急工作。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由縣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林業有害生物監測結果及時報告縣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應急指揮部,由指揮部啟動本預案:
1.出現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可引起人類疾病的林業有害生物時;
2.我縣境內首次發現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及受害面積大于1畝時;
3.發現外來危險性或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入侵,及受害面積大于1畝時;
4.發生重、特大災害和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事件時;
5.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省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啟動應急防控預案時。
(四)應急處置
1.信息報告: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國有林場、天保護林員在發現病死林業動植物和其它異?,F象時,需第一時間向縣林業主管部門報告,并保護好現場,等待技術人員的鑒定。
2.信息發布:發生重特大外來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危險性有害生物疫情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或省政府發布;發生重、特大和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情況,按照規定,經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指揮部認定,報請縣政府同意后統一向外公布;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隨意發布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和疫情信息。新聞單位對有關報道應事前經縣應急指揮部審核。
3.先期處置:縣林業局在接到異常情況報告并向指揮部報告的同時,應組織技術人員到現場鑒定,并根據具體情況組織人員對發災地進行治理。
(五)應急響應
1.基本響應
(1)在發生一般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時,所在地政府要立即安排當地農業服務中心、天保管護站負責組織各村護林員及群眾進行除治,同時應立即向縣應急指揮部報告災情。由應急指揮部向縣政府有關領導報告??h林業局森防站根據縣政府和有關領導的指示及時向市森防主管部門報告。
(2)出現嚴重性、爆發性或危險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緊急情況時,由縣林業有害生物應急指揮部組織成員單位召開會議,立即發布林業有害生物災害警報,制定有害生物除治措施,報市森防主管部門。同時組織指揮有關單位和技術人員進行實施,防止疫情蔓延。
2.擴大應急
應急響應過程中,縣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應急指揮部認定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應及時將情況報告市級主管部門。需要省級主管部門提供援助的,由市級主管部門上報省級主管部門請求支援。
3.統一指揮
(1)除治嚴重、爆發性或危險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所需的藥劑、器械、油料等,各有關部門要優先供應。
(2)施藥人員必須遵守防治方案有關規定,在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實施,防止環境污染,保證人畜安全。
4.應急結束
根據有關單位和技術人員到災害發生地調查有害生物控制和防治情況后,確認林業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治理和防控后提出應急結束建議,由應急指揮部研究后決定解除災害警報。并提出善后處置工作建議,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同時,林業有害生物應急指揮部要及時召開應急指揮部成員會,分析此次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發生的原因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意見、措施。
四、恢復重建
(一)善后處置
在應急結束后,由應急指揮部派出工作小組對本次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并對發災區域進行清理,防止再次感染。同時撤銷因應急而設立的臨時設施。
(二)恢復重建
應急工作全面結束后,由縣林業部門對發災林區受損林木所需恢復情況制定方案,上報應急指揮部。由指揮部上報縣政府主管部門審批,得到批示后由縣林業部門組織實施。
五、應急保障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事件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具體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事件的保障工作。
(一)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隊伍由縣林業局組建管理,人員由各國有林場職工及鄉(鎮)天保護林員組成。
(二)縣財政局每年需計劃安排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經費,并根據我縣實際發生災害情況增減金額。
(三)各鄉(鎮)和有關部門應安排森林病蟲害防治經費,專項用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所需的藥械等物資,嚴禁挪用。發生大的爆發性或危險性病蟲害,適當增加防治經費。
(四)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費用,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分別從育林基金、生態公益補助資金、木竹材銷售收入、多種經營收入和收取植物檢疫費中解決;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森林、林木,以及經營性的綠化植物,由經營者負責,對確實無力負擔全部費用的,政府給予適當扶持。
(五)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物資由縣林業局森防站統一儲備管理,并根據發災具體情況儲備控制相關藥物的數量,以保證藥物的質量。
(六)縣林業局森防站要定期對專業防治隊伍和兼職防治隊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防治隊伍的技術水平。
六、監督管理
(一)宣傳和培訓
林業植物檢疫、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教育等有關部門要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廣泛宣傳林業有害生物應急預案知識,增強單位、企業和廣大群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并有計劃地對應急處理和防治隊伍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
(二)責任與獎懲
1.對在報告和處置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或文件等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2.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及個人,責令限期除治,賠償損失。
(1)對用帶有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或未經檢疫的林木種子、種苗進行培育、造林綠化的;對用林業有害生物疫區木制品包裝回收管理不善造成災害發生的;
(2)發生林業有害生物不除治或除治不力,造成林業有害生物蔓延成災的;
(3)隱瞞或虛報林業有害生物情況,造成林業有害生物蔓延成災的。
3.被責令限期除治林業有害生物不除治的,林業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可以代為除治,由被責令限期除治者承擔全部防治費用,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4.違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有關條例的行政處罰,由縣林業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決定。
七、附則
本預案由縣林業局負責解釋。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font>